昔日的梅鄉﹐現在的貓村。因近幾年來觀光的發展加上交通的便利﹐猴硐已成為假日休閒的好景點。
「侯硐」、原名「猴洞」,歷史記載附近曾為猿猴群居棲息,亦曾經是臺灣煤礦產地。雖然現今煤金產業榮景不再,但卻也因風景秀麗、歷史情懷成為各地觀光客造訪的熱門景點。
猴硐車站是少數將候車試及售票處在2樓的車站,一樓僅有台鐵本舖的販售處」。整個猴硐的開發都與煤礦的開發有關,就像是九份金瓜石與金礦的關係,然而煤也稱做黑金(不是黑道政治的黑金)。猴硐曾經是台灣第一大的煤礦場,採礦的歷史從1920年開始到1990年;從台日合資的「基隆炭礦株式會社瑞芳三坑」到1934年台籍商人李建興的「瑞三鑛業」;60年代曾是全台最大礦區,年產22萬噸煤量,聚落居民高達6千多人,當時從事採礦的不只是男人,連女人家也需要至選煤廠工作;民國79年停產後,當地發展每下愈況,僅剩數百戶。
1920年1月27日:設立,初名猴硐。
1962年4月1日:與龍泉、源泉、大山、山佳、鎮安、平和等車站同時改稱今名。
雖然侯硐的早期光景不再,但卻因侯硐社區內的貓咪而更加出名,侯硐貓是近年來許多愛貓遊客朝聖的地點,這裡的貓咪不僅眾多,也在當地居民的管理及照料之下乾淨而不怕人,溫馴又逗趣的模樣,相當得到遊客的喜愛,也因此讓侯硐社區又再度的熱鬧起來,成為了瑞芳的有名的觀光景點之一。 ((參考資料:瑞芳鎮公所))
「侯硐」、原名「猴洞」,歷史記載附近曾為猿猴群居棲息,亦曾經是臺灣煤礦產地。雖然現今煤金產業榮景不再,但卻也因風景秀麗、歷史情懷成為各地觀光客造訪的熱門景點。
猴硐車站是少數將候車試及售票處在2樓的車站,一樓僅有台鐵本舖的販售處」。整個猴硐的開發都與煤礦的開發有關,就像是九份金瓜石與金礦的關係,然而煤也稱做黑金(不是黑道政治的黑金)。猴硐曾經是台灣第一大的煤礦場,採礦的歷史從1920年開始到1990年;從台日合資的「基隆炭礦株式會社瑞芳三坑」到1934年台籍商人李建興的「瑞三鑛業」;60年代曾是全台最大礦區,年產22萬噸煤量,聚落居民高達6千多人,當時從事採礦的不只是男人,連女人家也需要至選煤廠工作;民國79年停產後,當地發展每下愈況,僅剩數百戶。
1920年1月27日:設立,初名猴硐。
1962年4月1日:與龍泉、源泉、大山、山佳、鎮安、平和等車站同時改稱今名。
雖然侯硐的早期光景不再,但卻因侯硐社區內的貓咪而更加出名,侯硐貓是近年來許多愛貓遊客朝聖的地點,這裡的貓咪不僅眾多,也在當地居民的管理及照料之下乾淨而不怕人,溫馴又逗趣的模樣,相當得到遊客的喜愛,也因此讓侯硐社區又再度的熱鬧起來,成為了瑞芳的有名的觀光景點之一。 ((參考資料:瑞芳鎮公所))
上一頁下一頁
IMG_4076
IMG_4075
IMG_4067
IMG_4066
IMG_4065
IMG_4064
IMG_4063
IMG_4061
IMG_4060
IMG_4058
IMG_4057
IMG_4056
IMG_4055
IMG_4054
IMG_4052
IMG_4050
IMG_4045
上一頁下一頁
相片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