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草莓一般的果園採收期,是每年12月上旬開始持續到隔年清明節前.,各位都可在這段期間前往採草莓。...不過草莓果實最甜美碩大的時期是在第2期~第3期,也就是在國曆的 1月中旬~2月下旬,這個時期的草莓.品質是最佳的時段。
草莓是極其嬌貴的農作物,草莓果實在成長中很難照顧,假使下起雨來.果農們心理就很擔心草莓果實因雨水而損壞, 所以種植草莓的果農家庭生計完全看老天爺的臉色.! .因為草莓果實分4期交替依序成熟出產的,每期的果實從開花.結果成熟是需要將近一個月時間,一株草莓的每期結的果實大概10~15顆左右,完全是果農辛苦栽培成果!
以往鄉內草莓園開放採果方式、不管園區內的草莓的品質及產量是否可以採收、都通通開放給遊客採、也無法顧及草莓的品質~也造成遊客很多的抱怨!
所以 甜美草莓園鑒於上述情況因素下~~在< 94年>-試行草莓生產履歷種植期間開始採取~〝網 路預約登記 〞 的方式來開放採果....一直到現在 !!
資料取材自草莓園官方網站
高美溼地
日據時期的高美,日人除了設立學校也開闢高美海水浴場,當時昭和巴士早已在清水的高美路上來回馳騁,民國56年高美燈塔的建立,增添一處地標景觀,使高美海水浴場的遊客熱潮,達到巔峰。這即是高美濕地的前身。民國65年10月台中港正式完工啟用,海水浴場泥沙日漸淤積,遊客稀少,終告關閉。沉寂了二十幾年的高美海水浴場(高美濕地)以豐富的生態資源及種類繁多的候鳥在此棲息,再度吸引人們的重視與關懷。
位於台中縣清水鎮大甲溪南岸的高美濕地,每年秋冬之際都會有大批的候鳥抵達,無論是短暫的過境或一季的渡冬,總是為這一塊人們以為無用的寶地,憑聽無數的生趣。
「高美濕地」在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東海大學生物系、台中縣政府農業局、高美地區民眾及民間保育團體的努力之下,於民國93年9月29日正式由台中縣政府公告劃設,所劃設面積約為701.3公頃,「高美濕地」的生態特色終於得到了定位,未來將依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進行相關的經營管理與保育研究等計劃,期待可為高美地區帶來無限的生態旅遊與觀光產業之商機。
參考資料
●http://www.gaomei.com.tw/gaomei_wetland.php
【高美地區的歷史沿革】
高美地區位居於清水鎮的最西北之區域,緊鄰大甲溪與台灣海峽,高美古早叫做高密,依據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彰化縣志的記載,高美原稱高密,因為這一地區的海灘深度能將撐船的竹竿整支吞沒下去,而在台語發音上,高與竹竿的竿發音同,密則有淹沒的意思,故稱高密。而「高美」一名係於日治時期所改的稱呼。高美地區範圍包括今日的高美、高東、高西、高南及高北等五里,早在漢人未入高美地區屯墾,此地大部份是大甲溪的河床地,至今我們仍可從高美地區農民以石頭為材料就地堆築田埂,便可略窺一二。
清乾隆四年(1739),楊、蕭、王、趙等四姓家族至大甲溪的南岸開墾高密庄一帶,開啟漢人開墾高密庄的熱潮,在高美地區至今仍然保留許多完整的聚落,如趙厝、董厝、魚寮、田中央仔、舊庄、五分仔、竹圍、許厝及溪頭仔等傳統聚落,同時也為這個社區留下許多傳統聚落與三合院建築等珍貴的文化資產,這些傳統三合院至今保存仍然十分完好。
近來高美地區在文建會、台中縣政府、清水鎮公所及民間團體協助之下,極力推動社區營造及觀光產業等相關工作,期待未來可以透過居民共同參與,結合在地特有文化、生態、宗教及產業等資源,發展社區特有的農業休閒及觀光產業。
來源:http://www.gaomei.org.tw/gaomei_history.html
【生態特性】
高美溼地北鄰大甲溪出海口、南接清水大排,面積約為三百多公頃,約為大肚溪口溼地的十分之一。高美溼地承受了清水地區大部分的家庭有機廢水,其間的有機質為底棲生物提供了重要的營養來源,又因為濕地裡擁有潮溪、草澤、沙地、碎石、泥灘…等多樣性的棲息環境,所以能在不甚大的環境裡孕育著種類繁多、數量可觀的底棲生物。潮溪區是迴遊魚類生育孵化的場所;緩流區是魚苗生長發育庇護所;泥灘地是彈塗魚、大眼蟹的家;沙地是和尚蟹行軍的操場、河口則是清白招潮蟹與網紋招潮蟹的日光浴場….。
豐富的食物、多樣性的棲息環境供養著難以計數的底棲生物與大量的鳥類族群,間接地也為遠道而來的候鳥在漫長的旅程中提供舒適的渡冬地或資源豐富的中繼站以補充其消耗的體力。
高美溼地像海綿一樣,遇暴雨時能先將洪水儲存再慢慢地排洪,以延緩雨水的流逝增加地下水的補充量;亦是保護高美堤岸不使颶風大浪直接襲擊居民的緩衝區。高美溼地不但直接保護了沿海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更間接的減輕洪害、避免國土流失、土壤鹽化、地下水鹽化…。
【現況與未來】
越來越多不知從何處而來的垃圾,越來越沉重的開發壓力—海渡電廠開發案。高美的未來,此刻誰也沒把握。如果你也喜愛大自然;如果你也了解溼地的重要性;如果你也認同這塊土地的價值,希望當你去高美濕地同時千萬不要下去走,潮間帶附有許多生物,很多拍婚紗或是情侶或是攝影同好,為了取景無視政府所豎立禁止入內濕地的禁令,造成生態的毀壞!對於環保人士真是非常心痛,地方政府拼觀光,環保組織維護生態,二者都對,但如何二者兼備就要看人民的智慧考量!
資料:http://www.cis.nctu.edu.tw/~is81044/scene3.htm
【特色】:
位於清水大甲溪出海口南側,面積約300公頃的高美濕地,目前已逐漸取代大肚溪口,成為喜好賞鳥人士的新興賞線,受到自然保育人士的關切。目前曾在高美濕地棲息的鳥類有多達117餘種鳥類。
【介紹】:
近年高美濕地為重要之生態保育區,季節不同出現過境候鳥的足跡,受到愛鳥人士喜愛!
【高美溼地相關資訊】
交通資訊:
Bus:
台汽下站後找BUS搭至清水站下車,轉搭巨業客運往高美班車於王厝終點下車,步行5分鐘即可到達。
火車:
搭火車於清水站下車後,轉搭客運往高美班車於王厝終點下車,步行5分鐘即可到達。
汽車:
由中山高下中港交流道,接台中港路往沙鹿方向,經中棲路轉西濱快速道路,依指標行進即可到達。
諮詢服務:
電話:04-25263100轉2670
地址:臺中縣清水鎮大甲溪出海口
收費:免費參觀
資訊:http://tt.taichung.gov.tw/county/cht/intro_content.jsp?sce_no=20050826004
草莓是極其嬌貴的農作物,草莓果實在成長中很難照顧,假使下起雨來.果農們心理就很擔心草莓果實因雨水而損壞, 所以種植草莓的果農家庭生計完全看老天爺的臉色.! .因為草莓果實分4期交替依序成熟出產的,每期的果實從開花.結果成熟是需要將近一個月時間,一株草莓的每期結的果實大概10~15顆左右,完全是果農辛苦栽培成果!
以往鄉內草莓園開放採果方式、不管園區內的草莓的品質及產量是否可以採收、都通通開放給遊客採、也無法顧及草莓的品質~也造成遊客很多的抱怨!
所以 甜美草莓園鑒於上述情況因素下~~在< 94年>-試行草莓生產履歷種植期間開始採取~〝網 路預約登記 〞 的方式來開放採果....一直到現在 !!
資料取材自草莓園官方網站
高美溼地
日據時期的高美,日人除了設立學校也開闢高美海水浴場,當時昭和巴士早已在清水的高美路上來回馳騁,民國56年高美燈塔的建立,增添一處地標景觀,使高美海水浴場的遊客熱潮,達到巔峰。這即是高美濕地的前身。民國65年10月台中港正式完工啟用,海水浴場泥沙日漸淤積,遊客稀少,終告關閉。沉寂了二十幾年的高美海水浴場(高美濕地)以豐富的生態資源及種類繁多的候鳥在此棲息,再度吸引人們的重視與關懷。
位於台中縣清水鎮大甲溪南岸的高美濕地,每年秋冬之際都會有大批的候鳥抵達,無論是短暫的過境或一季的渡冬,總是為這一塊人們以為無用的寶地,憑聽無數的生趣。
「高美濕地」在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東海大學生物系、台中縣政府農業局、高美地區民眾及民間保育團體的努力之下,於民國93年9月29日正式由台中縣政府公告劃設,所劃設面積約為701.3公頃,「高美濕地」的生態特色終於得到了定位,未來將依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進行相關的經營管理與保育研究等計劃,期待可為高美地區帶來無限的生態旅遊與觀光產業之商機。
參考資料
●http://www.gaomei.com.tw/gaomei_wetland.php
【高美地區的歷史沿革】
高美地區位居於清水鎮的最西北之區域,緊鄰大甲溪與台灣海峽,高美古早叫做高密,依據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彰化縣志的記載,高美原稱高密,因為這一地區的海灘深度能將撐船的竹竿整支吞沒下去,而在台語發音上,高與竹竿的竿發音同,密則有淹沒的意思,故稱高密。而「高美」一名係於日治時期所改的稱呼。高美地區範圍包括今日的高美、高東、高西、高南及高北等五里,早在漢人未入高美地區屯墾,此地大部份是大甲溪的河床地,至今我們仍可從高美地區農民以石頭為材料就地堆築田埂,便可略窺一二。
清乾隆四年(1739),楊、蕭、王、趙等四姓家族至大甲溪的南岸開墾高密庄一帶,開啟漢人開墾高密庄的熱潮,在高美地區至今仍然保留許多完整的聚落,如趙厝、董厝、魚寮、田中央仔、舊庄、五分仔、竹圍、許厝及溪頭仔等傳統聚落,同時也為這個社區留下許多傳統聚落與三合院建築等珍貴的文化資產,這些傳統三合院至今保存仍然十分完好。
近來高美地區在文建會、台中縣政府、清水鎮公所及民間團體協助之下,極力推動社區營造及觀光產業等相關工作,期待未來可以透過居民共同參與,結合在地特有文化、生態、宗教及產業等資源,發展社區特有的農業休閒及觀光產業。
來源:http://www.gaomei.org.tw/gaomei_history.html
【生態特性】
高美溼地北鄰大甲溪出海口、南接清水大排,面積約為三百多公頃,約為大肚溪口溼地的十分之一。高美溼地承受了清水地區大部分的家庭有機廢水,其間的有機質為底棲生物提供了重要的營養來源,又因為濕地裡擁有潮溪、草澤、沙地、碎石、泥灘…等多樣性的棲息環境,所以能在不甚大的環境裡孕育著種類繁多、數量可觀的底棲生物。潮溪區是迴遊魚類生育孵化的場所;緩流區是魚苗生長發育庇護所;泥灘地是彈塗魚、大眼蟹的家;沙地是和尚蟹行軍的操場、河口則是清白招潮蟹與網紋招潮蟹的日光浴場….。
豐富的食物、多樣性的棲息環境供養著難以計數的底棲生物與大量的鳥類族群,間接地也為遠道而來的候鳥在漫長的旅程中提供舒適的渡冬地或資源豐富的中繼站以補充其消耗的體力。
高美溼地像海綿一樣,遇暴雨時能先將洪水儲存再慢慢地排洪,以延緩雨水的流逝增加地下水的補充量;亦是保護高美堤岸不使颶風大浪直接襲擊居民的緩衝區。高美溼地不但直接保護了沿海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更間接的減輕洪害、避免國土流失、土壤鹽化、地下水鹽化…。
【現況與未來】
越來越多不知從何處而來的垃圾,越來越沉重的開發壓力—海渡電廠開發案。高美的未來,此刻誰也沒把握。如果你也喜愛大自然;如果你也了解溼地的重要性;如果你也認同這塊土地的價值,希望當你去高美濕地同時千萬不要下去走,潮間帶附有許多生物,很多拍婚紗或是情侶或是攝影同好,為了取景無視政府所豎立禁止入內濕地的禁令,造成生態的毀壞!對於環保人士真是非常心痛,地方政府拼觀光,環保組織維護生態,二者都對,但如何二者兼備就要看人民的智慧考量!
資料:http://www.cis.nctu.edu.tw/~is81044/scene3.htm
【特色】:
位於清水大甲溪出海口南側,面積約300公頃的高美濕地,目前已逐漸取代大肚溪口,成為喜好賞鳥人士的新興賞線,受到自然保育人士的關切。目前曾在高美濕地棲息的鳥類有多達117餘種鳥類。
【介紹】:
近年高美濕地為重要之生態保育區,季節不同出現過境候鳥的足跡,受到愛鳥人士喜愛!
【高美溼地相關資訊】
交通資訊:
Bus:
台汽下站後找BUS搭至清水站下車,轉搭巨業客運往高美班車於王厝終點下車,步行5分鐘即可到達。
火車:
搭火車於清水站下車後,轉搭客運往高美班車於王厝終點下車,步行5分鐘即可到達。
汽車:
由中山高下中港交流道,接台中港路往沙鹿方向,經中棲路轉西濱快速道路,依指標行進即可到達。
諮詢服務:
電話:04-25263100轉2670
地址:臺中縣清水鎮大甲溪出海口
收費:免費參觀
資訊:http://tt.taichung.gov.tw/county/cht/intro_content.jsp?sce_no=20050826004
上一頁下一頁
上一頁下一頁
相片最新留言